![](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kae0616/1387543484-982950216.jpg)
▲黃香蓮、石松權充土地婆、土地公。
▼吳梅芳大快朵頤,石松、黃香蓮在旁口水直流。
1986年11月30日出版
(TTV電視周刊1260期P102~P104)
精彩表演引人佇足
「金舞台」錄影現場人滿為患
●文/胡顯宗
台視綜藝節目「金舞台」的錄影時間一到,往往會招攬多人至棚內「聽歌」,買瓶飲料,牆邊一靠,便可以立即享受到「強檔」的演出。
潘越雲唱完「心情」,洪榮宏便拎著「一卡皮箱」登場,原野三重唱「一隻鳥兒哮啾啾」的尾音未斷,民謠歌王郭金發已在一旁恭侯了……。謝雷、李芊慧、文麗、泥泥、劉燕燕等更是早在化妝室中聽候招呼,隨時準備上台一展歌喉,由於錄影過程緊湊,許多不請自來的聽者聽得相當過癮。看得製作人曹景德在打趣的說:「早知如此,便在門口設售票亭了」。
「金舞台」每回說錄個四、五集,「更衣」便成為主持人下場後的頭一件事。黃香蓮生就一副衣架子,一次亮相便展示一套新裝,把舞台當成了伸展台。石松倒輕鬆,一成不換的白色長褲,外帶四件襯衫,便輕輕鬆鬆的搞定了四集。
為了維持高收視率的成果,「金舞台」的幕後工作群總是絞盡腦汁的在僅有的單元中變化花樣,尋求突破,期使卅分鐘的節目能達盡善盡美的境界,最終目的便是要使觀眾感受到有如節目中結尾時的台詞「卅分鐘『倏』──的一聲就過去了」一般的意猶未盡之感。
石松、黃香蓮兩位主持人一搭一唱的台詞編排最讓製作群感到頭痛,句子間不僅要和仄押韻、又得兼顧詼諧趣味,要緊的還得滲入「禪機」發人深省。石松便屢被又文言又繞舌的長詞逼得猛吃NG,而素以機靈、反應快著稱的甜姐兒黃香蓮有時也被「如此的台詞」唬得一楞一楞。以致錄「金舞台」時石松、黃香蓮總是一反常態「乖乖」的躲在一旁對詞。
為增高「民謠小調」單元的可看性,本周起以外景方式拍攝,延續上周的播出,仍然由黃香蓮以俊俏的反串姿態與青蓉對唱「新梁山伯與祝英台」。
「阿松講古」單元的土地公的故事,除了由石松扮演土地公,黃香蓮扮演土地婆之外,請來吳松、震洋、梅芳、老鼠等老牌演員配合演出。
在不變的單元中尋求突破、在突破中追求盡善盡美,使觀眾對節目保持永久的新鮮度,便是「金舞台」製作的一貫目標。
圖文來源:烤雞脖子 http://tw.myblog.yahoo.com/kgbz-kgbz/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ISUqoO2eFUWCEaUWvqWQMu4I4JEYk.r7/article?mid=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