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狼藉
【中視團長黃香蓮】
上至說唱、下至服裝,細節用心雕琢
有人說黃香蓮的舞臺戲劇過於強調服飾妝扮上的華麗,
其實這並無任何唐突之處;
因為黃香蓮她演的是歌仔戲,
歌仔戲和平劇一樣是「意感」重於「實感」的表演,
比方說「開門」未必要有一扇門,
「騎馬」無須真有一匹馬,一切只要觀眾能意會就「對點」了。
相同的,用高貴的絲綢布料製作乞丐服,
或窮書生的衣袍,就表演藝術的觀點而言,
也未嘗不可,畢竟「亮眼的造型」在舞臺上也是很重要的訴求;
何況她們把乞丐服和貧儒袍的特點與形貌都勾勒的很明顯。
華麗的包裝是可以被視為一個劇團的特色,
她們只是選擇「亮麗」的色澤作為整出作品的基本線條而已。
其實早在黃香蓮演出電視歌仔戲《大唐風雲錄》的時候,
就發現該團對於演員的服飾特別講究,這是很好的現象,
因為一出戲劇的展現,不單單是演員本身說學逗唱的放射而已,
連服裝、佈景、道具等連帶要在觀眾眼前呈現的周邊製品,
都包含在表演藝術的基本範圍內。
因為她們有心,所以才會在這上面用心。
而那些服飾道具對於全劇的精神來說,也是挺重要的,
它可以抓住觀眾對於演員的注意力,
讓觀眾在無形中對舞臺上的角色有更深刻的印象;
相信一定還有許多觀眾至今還會記得中視《大唐風雲錄》當中,
李世民、李元吉、柳瑤紅那幾套經過特別設計的唐朝服裝吧!
也知道每個人對於藝術的品味與看法都有自己獨到之處,
筆者個人也接觸戲劇的創作,
瞭解一部團體作品的誕生是非常辛苦的;
特別是現場演出的舞臺戲劇,
不單是幕前的演員需要一次次勤勞的排練,
就連幕後的工作人員也少不了要一次次辛苦的跟著配合,
外帶數不清的討論與調整。
創意結局與劇情,心血難得
很多人都欣賞黃香蓮後來走出螢光幕所製作的舞臺歌仔戲,
因為那幾部戲劇是電視藝人黃香蓮在毫無舞臺資源的情況下,
從無到有所打拼出來的成果,
如:《前世今生蝴蝶夢》、《鄭元和與李亞仙》、《青天難斷》…。
這幾部作品很明顯的就能讓人意識到,
必然是經過細細雕琢,耗盡幕前幕後無數心力的整體呈現;
當然,其中有些點子和創意都比較超乎觀眾的預知和想像,
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認同
(如劇情部份:陳世美並非負心漢,
乃因不得已才負妻,請觀眾代為公斷等等)。
許多人總會想著,如果這出戲由自己來作,
自己會怎麼作等等,但那終究是別人的創作,
而藝術創作是絕對自由的,站在自由創作的立場上,
觀眾不管認同與否,或許可以不喜歡,但應該給予尊重。
因為創作的過程是需要耗費心力與精神,
除非創作者的成品真的是失敗得離譜,
否則如果僅以主觀的私人觀點去抹煞別人的心血,
那對創作者而言是很挫折也很欠公平的。
黃香蓮是位用功和用心的藝人,
在電視歌仔戲沒落的光景當中,她走出螢光幕,
勤於發表舞臺上的歌仔戲演出,
一次次的突破電視歌仔戲既定的範圍與限制。
看她在《鄭元和與李亞仙》的舞臺演出現場疾筆行書,
看她現場展現具難度的唱腔功力,讓人見識到她的賣力與執著。
雖然她對於舞臺上的現場演出,
不像以跑野台起家的「明華園」一般,
具有那麼豐富的經驗,也沒有那麼充沛的舞臺資源,
但她每一次的努力,都會有一些新的點子呈現給觀眾,
《青天難斷》也好、《鄭元和與李亞仙》也好、
《寶蓮燈》也好,即使當中多少會出現一些瑕疵或不足之處,
但真正重要的是,她有心要作到最好,
她有勇氣站出來接受不同領域的創新與挑戰,
身為本土戲劇愛好者,
覺得應該給黃香蓮更多的鼓勵和正面的支持。
資料來源:http://mypaper.pchome.com.tw/356530/post/126641422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