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迎接景氣復甦——心態篇


在孤寂絕望的環境中,堅持微弱的希望……


1月16日,春節假期前夕,當代傳奇劇場選在這一天,為3月即將登場的「獨當一面」實驗劇舉辦記者會。這場演出將邀請大陸知名的秦腔、越劇、川劇等傳統戲劇名角,與台灣這邊的歌仔戲、京劇演員同台飆戲,並演出西方名著改編的實驗劇。


撰文:郭美懿


談到這個實驗劇計畫,印象中嚴肅、老成的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突然變成了一個興奮的大孩子,說到興起,臉上的表情帶著動作,彷彿他已置身劇場,為眼前的觀眾演出一場令人動容的戲劇。


台灣劇場史的一頁傳奇


當代傳奇劇場在1986年成立,改編自莎士比亞「馬克白」的第一齣戲「慾望城國」,就獲得極大的矚目與成功,接下來的「王子復仇記」、「樓蘭女」、「陰陽河」等劇目,也獲得國內外廣泛回響,更被阿姆斯特丹世界音樂劇場節總監譽為「亞洲最棒的劇團之一」。當代傳奇劇場的成功,一如它的團名一般,已成為台灣劇場史上的傳奇,但「當代」卻在1998年結束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的演出後,宣告休團,直到兩年後才又復出。


政府與企業贊助斷炊


回憶當時的情景,當代傳奇劇場行政總監林秀偉說,台灣的文化政策轉向鄉土、社區文化之後,包括企業贊助與文化經費都大轉彎,例如文藝季的經費整個下放到鄉鎮區公所,甚至放到民間的非專業社團,使得原來倚靠這些經費支持的藝術團體,瞬間面臨斷炊的窘境。


到了1998年,他們發現,即使「當代」已經在國際舞台闖出口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還是無力再走下去。「它本來是被架在一個很高的點,剎那之間好像根基全部被挖掉,完全落空了!」即使文建會還是提供行政費用給劇場,可是那些經費讓「當代」只能維持最基本的行政運作,卻無力推展新劇、培養人才。吳興國認為長此下去,「當代」只是淪為外國觀眾來台參觀的櫥窗,他只能放下、出走,因為他什麼都不能做。


沙場老將失去戰場


就這樣,吳興國在結束法國的演出後宣告休團,當時的他是瘋狂又憤怒的。林秀偉形容,吳興國像是馳聘沙場的老將,失去了十多年來用血汗打下的江山,所有過去的一切都沒了,而全身充滿的力量又無處發洩。有一段時間,他甚至拒絕再去面對藝術,那種憤怒與落寞的情緒,活脫就是李爾王的翻版。


中場休息尋找新動力


不過那兩年的沈澱,卻反給了「當代」與吳興國一個紓解的機會。林秀偉說,他們曾經覺得休團很丟臉,可是回頭想一想,這就像是舞台演出有「中場休息」一樣,「有什麼不可以?」他們將這兩年,視為當代傳奇劇場極度擠壓後另一個成長的機會,從其間厚植根本,兩年後反而在國外找到了重新出發的力量。


2000年6月,吳興國受邀至法國「陽光劇團」附設的「傳統戲劇研究所」上課,「陽光劇團」藝術總監Ariane Mnouchkine看到他所演出的「當代傳奇版」李爾王,激動地抓住他的肩膀說,「你一定要重新回到劇場,要不然,我就殺了你!」Ariane Mnouchkine是法國重量級的劇場大師,他那激烈的鼓勵,給了吳興國莫大的信心。


藝術表演環境雪上加霜


但是兩年後的台灣,藝術環境並沒有太大的改善,甚至更加艱困。以文建會來說,當初是一年400萬元的支助,如今只剩下90萬元,其他的經費來源,不過是國藝會、文化局一場演出贊助5萬元,對「當代」一年超過1,000萬元的開銷猶如杯水車薪。


當代傳奇劇場復出後的第一齣戲是「李爾在此」,因為沒有導演費,吳興國自己導演;沒有編劇費,他自己來作編劇;最後為了省演員費,他乾脆1人分飾10個角色。


「很多人做不下去就想轉行,可是他反而愈來愈堅定,」林秀偉說。這兩年期間,吳興國轉到大陸、香港從事電影與電視的演出,成績並不壞,他大可轉行當電影演員,可是他不但對藝術更堅持,還自己攬了傳承傳統文化的擔子,像是當代傳奇劇場今年打算成立學堂與小劇場,就是希望能培養更多年輕演員與觀眾。


傳統與流行結合


而這兩年的沈澱,也讓他重新思考傳統與當代的融合。從前他只考慮藝術該如何突破,想著如何突破傳統戲劇的弱點,讓它在形式上做突破,卻沒有想到這個社會的需求。現在,他開始會為時代著想,與流行集合,就像去年8月推出的玩笑劇「兄妹串戲」,吳興國找來音樂人周華健合作,以西方的嬉哈音樂結合京劇精采橋段,在校園巡迴中獲得極大回響。


即使一路走來充滿荊棘,當代傳奇劇場仍像個大滾輪般,勇敢而大步地邁向前去。今年3月,吳興國將與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合作,在台推出「獨當一面」表演計畫,屆時將邀請大陸知名的田蔓莎、李小鋒、柯軍、馬蘭、趙志剛及周龍等傳統戲劇演員,和台灣這廂的黃香蓮同台飆戲。今年底,「當代」還將推出西方文學名著改編的新劇「暴風雨」,大大小小的演出計畫,已經排到2006年。


在孤絕中抱持微弱希望


雖然,擔負行政工作的林秀偉,總是擔心「當代」的財務問題,會在劇團前進的同時也如雪球一般愈滾愈大,但是吳興國說,「有的東西,就是要憑你的直覺和勇敢來做。」他談起休團前原本打算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克特的作品,「它就是那麼精緻,精緻到像鶴立雞群。」當年這齣獨角戲被場地出借單位打了回票,沒有機會呈現在觀眾眼前,但它的精神卻猶如當代傳奇劇場的寫照:「貝克特的荒謬劇沒有華麗的台詞、繁複的劇情,可是在那麼孤寂而絕望的空間裡面,他們還抱持著希望,微弱的希望。」 
 
資料來源:334期就業情報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NG 的頭像
    PING

    香聲綿延‧黃香蓮 非官方部落格

    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