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久峰


◆前言:


由於高手雜誌 13 期的《武俠連續劇興衰錄》頗受讀者的歡迎與支持, 看到讀者都對那個年代都有相似的情懷與共鳴, 給筆者許多的鼓舞, 在此先謝謝各位讀者了, 然而在《武俠連續劇興衰錄》一文中, 自民國七十五年中視播完古龍原著改編的《大旗英雄傳》後, 對之後播出的武俠連續劇便只是約略提起就直接跳到民國八十七年再度燃起的金庸風暴了。


雖然說民國七十年初至七三、七四年間是臺灣武俠電視史上較為光輝燦爛
的一頁【港劇起風潮後的兩、三年間禮拜六、日八點多是武俠劇的天下, 平常
的八點檔各家電視臺還有一年多達兩部的, 往後十年所播出的武俠連續劇或許
沒有那段時間所引起的風潮與轟動, 在數量上更是明顯的減少【禮拜六、日八
點多被如:「天才老爹」、「天龍特攻隊」、「飛狼」、「馬蓋先」等外國的
影集或電影所取代, 到了最近五、 六年則是綜藝節目的天下,〔張小燕的小燕
家族橫跨一片天, 雪了當時《綜蟄一百》被《楚留香》、《天龍八部》等港劇
、台制港劇打到黯然落幕之恥。〕】, 其實那波武俠光輝時代過後的十幾年間
, 武俠連續劇的發展與演進還是有許多值得一談的地方, 所以就有這篇《續戰
篇》的產生。


另外要提的是: 當初在寫《武俠連續劇興衰錄》的時候收集了很多資料,
但躊躇再三卻有種不知從何下筆的感覺, 畢竟演藝界就好像江湖世界一樣, 有
道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領風騷數十年」、「搖擺沒有落魄的久」, 寫《武
俠連續劇興衰錄》如果從演員來分類的話,  大家各有各喜歡與熟悉的演員, 如
果提到的演員是讀者所熟悉的,讀者故然有種心有戚戚的感覺, 但如果是對這個
演員的造型與特色不熟的讀者卻可能會看的霧煞煞, 不之所雲。


而如果像寫歷史般將資料堆裏的《武俠連續劇》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又可
能會過於枯燥; 其間也曾經想過用各知名作家如: 金庸、古龍、臥龍生…等改
編的武俠劇來分類, 但這樣做的話, 各連續劇演出的時間順序與影響就亂掉了
……總之如何下筆, 才能讓讀者看著有條有理能夠明白又能夠有回到未來, 重
溫舊夢的感覺實在是頗費心思, 幸好筆者將上述個方法的優點融為一爐, 總算
寫出了讓讀者還能夠接受的文章。


此外《武俠連續劇》與《武俠電影》是許多華人成長過程中影響頗深的流
行文化, 但關於這些電視劇與電影的研究與記載可說是零的狀況, 筆者有幸一
路走來, 稍有涉獵珍惜自己曾經付出過的感情, 就當是對自己成長過程的一種
回顧吧!


98 年 TVBS 演《新天龍》、《新射雕》、 《新神雕》,99 年三立頻道上
演亞視港劇《雪花神劍》的時候,許多網友在網上談論臺灣以前曾經上演過的
的武俠連續劇時,除了中視潘迎紫、孟飛的《神雕俠侶》外,其他談到臺灣自
己拍的《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絳雪玄霜》【《雪花神劍》原著,
臥龍生所寫的】許多網友便很懷疑的說臺灣真的拍過嗎?如:   有人在三立頻道
為《雪花神劍》設的網頁上以「似曾相識...」的標題問:我一直記得許多年前
有部臺灣自己拍的一部古裝戲, 叫 " 絳雪玄霜 " 的,裏頭的女主角也是梅絳
雪、陳玄霜, 不知有沒有跟同年代也有這印象呢? 有的話可還記得當時的主
 角是誰?其實原本沒想要看雪花神劍的啦,不過我看了一天就想再看下去了,
我是比較喜歡陳煒,今天又重播了,我看到天相和罌花的那一段,又哭了啦!


其他比如有人在  BBS 站上提到: 有誰記得劉德凱演的臺灣張無忌?記得
主題曲是由王茈蕾所唱的,當時我才讀高中,真令人懷念的時代………有人在
網上提到臺灣版的《射雕英雄傳》時,便有網友以「今夕是何夕,在此共燭光
」的標題質疑: 不可能吧! 當初臺灣的武俠劇我可以說每一部都有只有看,潘
迎紫、孟飛的《神雕俠侶》、衛子雲的《小李飛刀》印象最為深刻,陳玉蓮真
的有來臺灣演黃蓉嗎? 誰演郭靖真想看一看可惜不可能了………至於網友們提
到第一代「台雕」【臺灣版神雕俠侶的簡稱】時,可能由於當時創下的高收視率
,而且在 98 年三家電視臺還沒有推出《射雕》的時候,佛光衛視就已經重播
潘迎紫版的《神雕》所以討論更為激烈有許多人甚至很驚喜的說原來當時《神
雕俠侶》的公孫綠萼是由已嫁給歐陽龍為妻的傅娟演所飾演……從網友的反應
如對第一代「台雕」印象最為深刻、 對民國八十年三月間中視的《天龍》、七
七年九月《射雕英雄傳》的印象都沒那麼深刻或許也可證實港劇風潮以至於潘
迎紫演「神雕」的那段日子真是 X 世代青年腦海中武俠劇對為印象深刻的時代
吧!


其實筆者只是站在一個武俠迷與影迷的立場將當時報章有關報導與自己的
看法加以整理寫出來, 就那一部連續劇的好壞而言筆者並沒有專業能力去比評


以臺灣第一代的而言, 當時雖然創下很高的收視率也外銷到東南亞各國,
但當時報紙還是有讀者投書說整部戲的製作並不夠精緻, 飾演小龍女的潘迎紫
在空中飛來飛去的時候偶爾還看的到幕後的鋼絲,以筆者的眼光就沒那麼尖看到
那麼多破綻了。


很可惜與港、台武俠電影、連續劇關係密切的知名作家如: 古龍【已逝】
、臥龍生【已逝】倪匡【民國六十年代武俠經點電影如《新獨臂刀》還有金庸
、古龍原著所改編的電影許多都是此公擔任編劇的】、黃沾【港劇《天龍八部
》「兩忘湘水裏」、「萬水千山縱橫」、《射雕》「世間始終你好」、上海灘
主題曲; 電影「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男兒當自強」……等的作詞者,
其所作的詞被傳頌一時者多不勝數】、溫里安、獨孤紅……等, 並沒有在這一
方面留下有關的記載, 死者已矣, 生者在有生之年恐怕也沒有寫拍攝金、古等
武俠電影經過的計畫吧!


筆者接下來受老編所主使打算寫的有關於武俠電視、電影的文章計有:《錄
影帶武俠劇風雲》、《新世代武俠電影》、《98 流星、蛋塔、金庸熱》、《新
世代武俠連續劇~絳雪玄霜 VS 雪花神劍》……等四篇, 有時候想起來還真有
點小孩玩大車的感覺, 但如國內高中生都曾在國文讀過的一篇~連副總統的祖
父連橫所寫的文章《臺灣通史序》有雲:「顧修史固難, 修台之史更難, 以今日
修之尤難, 何也?………」看的懂嗎?意思就是說: 今天不寫, 以後寫資料的搜
集更難了, 所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在老編指派下筆者就只有跳海下去寫了
……, 然而「斷簡殘篇, 搜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因此讀者諸君對
上述文章若有意見、心得與指正的話, 希望能寫信到出版社提供給筆者。


◆ 基本規則 與 武林大勢之所以覺得歷年來的武俠連續劇、電影有整理比
較的必要, 除了前面所說的《武俠連續劇》與《武俠電影》是許多華人成長過
程中影響頗深的流行文化外, 最重要的是這些《武俠連續劇》很多是從港、台
知名武俠小說改編, 歷經二、三十年這些原著小說現在都還找的到, 相信過幾
年還是會重拍的, 讀者或許可以比較不同的時代如何以各年代的眼光與表現手
法來詮釋這些俠骨柔腸的武俠世界, 本想搜集各武俠電視、電影的相關資料,
例如將港、台歷代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飾演張無忌的劇照集合在一起一定
很有趣的,可惜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任務了【香港第一代電視劇的張無忌是鄭
少秋再來是梁朝偉;臺灣則有劉德凱與馬景濤,電影則是爾冬升與李連傑……】
雖然歷代大俠的風采收集不易,但武俠連續劇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也漸漸有一種
大勢所趨, 現在就讓我們先重新溫習臺灣武俠連續劇播出時段的基本規則, 再
來看看港、台武俠連續劇的「武林大勢」吧!


1、 基本規則如果看過《武俠連續劇興衰錄》的讀者應該還記得當時國內
所播的《武俠連續劇》大約有兩個較常播出的時段, 一是週一到週五的八點檔
【為行文方便我們稱為八點檔】, 另一個是週六或周日的八點檔【為行文方便
我們稱為周未 / 周日八點單元劇】, 再來就是港劇的錄影帶了。


2、 武林大勢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許多流行都是再一次的復古
, 播《武俠連續劇》必有所本, 因此《武俠劇》「一拍再拍」、「一炒再炒」
的題材都是相同的。


所謂「一拍再拍」最出名的莫過於十年一大拍, 三、五年一小拍的武林至
尊金庸小說了, 至於古龍則以《楚留香》、《絕代雙驕》、《小李飛刀》、 《
圓月彎刀》四部經典為四大天王被「一拍再拍」;至於「一炒再炒」多是延襲「
一拍再拍」造成轟動後「分身」炒成一大堆雙包胎, 隨手舉幾個例子吧:一般讀
者、網友印象較不深刻中視於七十七年九月間上演的《射雕英雄傳》就是模彷
港劇黃日華、翁美玲版本的《射雕英雄傳》,港劇的《射雕英雄傳》分成《鐵
血丹心》、《東邪西毒》、《華山論劍》三個部分,當時中視上演的《射雕英
雄傳》也分成《大漠英雄傳》、《華山論劍》等幾個部份,那個時候甚至發生
中視在播臺灣版的《華山論劍》時,工作人員一時疏忽竟然錯將香港《華山論
劍》的錄影帶給播出的烏龍事件。


另外幾十年前出了個經典武俠電影《龍門客棧》, 徐克於九十年代又「一
拍再拍」拍了個《新龍門客棧》在臺北的票房也創下破億的佳跡後, 台視與中
視便強著拍電視版的《新龍門客棧》, 至於一般電視臺自己原創編劇的很多都
是類似的題材, 如洪熙官、方世玉、楊家將的故事、……等,正可謂天下戲劇
一大抄。


掌握了《武俠劇》的「武林大勢」過幾年會拍什麼樣的武俠劇就很容易推
算出來了。往後在本專欄的《錄影帶武俠劇風雲》、《新世代武俠電影》中讀
者更可看出臺灣拍的連續劇與香港的《武俠劇》甚至於武俠電影其實也都只不
過是一炒在炒那幾十個劇本罷了。


而歷經了 98 年的流星、蛋塔、 金庸熱之後,「武俠連續」又有怎樣的新
風格與新風貌, 在《新世代武俠連續劇~絳雪玄霜 VS 雪花神劍》一文中筆者
也將說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好吧! 廢話不多說, 我們就先進入正題吧!


◆ 盛極而衰、黑暗時期在《武俠連續劇興衰錄》一文中我們用民國七十五
年一月初中視八點檔《一代女皇》的高收率與接檔的武俠劇《大旗英雄傳》的
對比來結束那個武俠光輝年代, 由於詳細情況沒有明白說明因此我們便從這邊
講起吧!


潘迎紫的一代系列【《一代女皇》、《一代公主》】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
, 當年一代系列所引起的風風雨雨,【如: 收視率超越百分之五十、劇情尺度
煽情,偏離史實、另外兩台打不過便跑,竟然在八點檔播出運動節目、電影來
逃避《女皇》的淫威………】掩蓋住了武俠劇的光芒, 縱使當年中視想藉由《
一代女皇》如虹的氣勢, 拉台古龍原著改編的武俠劇《大旗英雄傳》………《
一代女皇》結尾的第二局竟然故意開天窗,讓《大旗英雄傳》出來代打,其他
兩台竟也臨時徹換做為「犧牲打」的體育節目,換上各自的八點檔,為的只是
想早日脫離女皇的淫威又豈能輸在起跑點上?電視臺的爾虞我詐,不顧觀眾權
益還鬧上了社會版新聞,但中視這一切的努力都屬枉然,  《一代系列》耀眼的
光輝對比之下,《大旗英雄傳》未能保住《一代女皇》的戰果收視率敬陪末坐因
而倍顯落寞,  或許該是曲終人散的時後了,《大旗英雄傳》未能保持《一代女
皇》的光輝, 終是結束了那個港劇風潮所延續下來的武俠年代。


《大旗英雄傳》在當時號稱斥資兩千萬費時半年的時間拍攝, 其主角是演
臺灣「神雕」楊過的孟飛與演港劇「楚留香」無花和尚的關聰都是武俠片的一
時之選, 且拍的套招漂亮功夫扎實, 收視率卻一時起不來。何況之前臺視與《
一代女皇》對打由葦辛製作的正宗武俠《七海游龍》也都被《一代女皇》打著
淒慘無比, 再再都證明武俠劇沒落的事實。


同年八月底中視的八點檔又播出古龍原著由孟飛主演的武俠劇《武林外史
》也鬥不過華視的瓊瑤大戲《煙雨濛濛》, 這個時期瓊瑤的愛情帝國也隱然形
成, 從華視於七十五年一月份的《幾度夕陽紅》開始就接續中視《一代女皇》
的霸業, 到八月份的《煙雨濛濛》也創下極高的收視率, 從瓊瑤帝國的演員一
個是《笑傲江湖》的劉雪華, 一個是《倚天屠龍記》的劉德凱, 也可發現瓊瑤
的招牌確實比武俠劇好用多了, 一場《世代交替》的轉移是時勢所趨……華視
《煙雨濛濛》打敗了《武林外史》後, 台視也推出古龍原著改編的《新絕代雙
驕》來與《煙雨濛濛》較勁, 想當年的八點檔自從《一代系列》稱雄外, 便由
瓊瑤繼承霸業一枝獨秀, 或許大家以為只有武俠劇可以終結瓊瑤, 但結果是殘
酷的,當時據統計八點檔開機率是百分之八十, 《煙雨濛濛》囊括一半高達百
分之四十, 剩下的才由《新絕代雙驕》與中視的另一出戲平分, 由於武俠劇有
其基本觀眾群, 所以《新絕代雙驕》穩占百分之二十五。【雖然敗北至少不像
另外一出那麼慘只有十五的收視率。】《新絕代雙驕》美女如雲包括「邀月宮
主」在內共有五位女演員, 然而其主要七位演員都是女生, 男主角「花無缺」
是由歌仔戲反串小生黃香蓮飾演【此角在民國八十年代新世代武俠電影中由林
青霞飾演。 】「花無缺」是在女人堆中長大有點娘娘腔由女生反串就算了,沒
想到另一個男主角「小魚兒」也找來在港劇《天龍八部》中演木婉清的楊盼盼
飾演, 難怪有人戲稱《新絕代雙驕》有點像是同性戀。


民國七十五年一月到八月臺灣的八點檔連續劇在《一代系列》與「瓊瑤帝
國」餘威之下, 古龍中期的三部代表作《大旗英雄傳》、《武林外史》、《新
絕代雙驕》掛帥親征卻還是不能力挽狂瀾, 武俠劇一敗再敗, 連古龍原著改編
都沒有無用武之地, 再再證明武俠劇沒落的事實,以往電視臺一派出武俠上檔
就是高收視率保證的時代以過。


其實前一年, 民國七十四年古龍的《怒劍狂花》也登上中視的八點檔, 《
怒劍狂花》上演的這一年還是武俠劇的光輝、 絢爛的年代,當時國內三家電視
台每一家一年都演兩檔武俠劇, 台視是《笑傲江湖》與《心劍》; 中視是《傲
嘯江湖》與《怒劍狂花》; 華視則是《俠客行》與《七海游龍》。


如果再往前推一年民國七十三年台視《鐵血楊家將》、《冷月孤星劍》;
中視的《大執法》、《少林小福星》、華視的《江南游龍》、《天蠶再變》、
《神劍無敵》【雖然劇本是電視臺自己編的, 收視率卻接近百分之四十】則正
是武俠劇的黃金時代除了週一到週五的八點檔連續劇外再加上《武俠連續劇興
衰錄》一文所提到的港劇與台制的周未武俠單元劇包括金庸的《倚天》、《神
雕》、《鹿鼎》、《書劍》; 古龍的《小李飛刀》、《蕭十一郎》、《陸小鳳
》、《名劍風流》, 臥龍生的《飛燕驚龍》、《飛花逐月》; 黃鷹的《大俠沈
勝衣》; 諸葛青雲的《江湖夜雨十年燈》【由港劇天龍八部的石修、黃杏秀、
英雄出少林的董瑋主演】甚至電視臺自己編劇的《五路福星》【魏子雲、韋辛
合作, 收視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鐵劍、蘭花、鷹》……等的推波助瀾下就
形成許多 X 世代新人類記憶中武俠劇光輝的一頁。


所謂物極必反, 高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 前面所說的: 民國七十五古龍原
著改編的三出武俠劇都沒有預期的成績, 往後三家電視臺一年總共只有一、兩
部八點檔連續劇的時代於焉到來, 如: 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年皆如此。【
這邊所指的是正宗武俠劇, 並不包括歷史劇《貂蟬》、《西施》岳飛抗金故事
的《八千里路雲和月》以及民初的動作戲《大野英豪》……等】七十六年七月
由《一代女皇》潘迎紫所主演的中視八點檔大戲《靈山神箭》雖然又創高峰【
這也是七十六年三台八點檔中唯一一部較為正宗的武俠連續劇】, 但《靈山神
箭》畢竟是在暑假時期推出, 觀眾階層鎖定在小孩子,  當時《靈山神箭》以奇
人異獸為號召,「奇人」石生與「靈芝草人」都頗受歡迎。


石生在劇中以兩種造型出現, 白天他是英俊威猛的少年, 但由於身染奇病
, 一到夜晚他就轉變為狀如石塊的石頭人, 劇中為吸引兒童量身打造的「靈芝
草人」更風糜全台, 「靈芝草人」就是傳說中千年靈芝幻化為人形, 只不過劇
中的「靈芝草人」是靈芝也是人,其造型是一個小孩子載著像靈芝的大草帽,
 造型很可愛的,「靈芝草人」不會講話只會「ㄚ!ㄚ!」的叫,很受兒童的歡
迎。


當時原本收視率一直居冠有百分之三十七高收視率的華視《西施》為了應
付來勢洶洶的《靈山神箭》竟然特地變成「東施」來「效顰」, 拍了一集眾主
角吊鋼絲的戲, 結果發生了主要演員「□落」事件, 【幸好沒有重大傷亡】,
由於一個鐘頭的劇情只是西施在做夢而沒有特殊的情節, 反而破壞了原本的風
格與連貫性讓觀眾看了不知所云,  趣味盡失,《西施》就這樣被《靈山神箭》
一棒打下擂臺去, 江山拱手讓人。


【原來潘迎紫從【神雕】開始就就確立其武俠招牌動作, 穿著白衣, 睜大
眼睛在空中飛翔, 《神州俠侶》也有這個招牌動作, 到了《靈山神箭》就更誇
張了, 潘迎紫一樣飛舞在空中, 兩片下垂的衣袖下則掛著男主角孟飛與另一個
女主角, 三人一起翱翔。】當時《靈山神箭》由於製作精良,  收視率勇挫強敵
, 一戰稱雄,韓國和星、馬、菲等東南亞國家的電視臺聽聞潘迎紫與孟飛再度搭
檔, 攜手演出清新、有趣又富美感的新型武俠連續劇, 有監於以往《神雕》、
《神州》的品質以及播出時在各國所造成的轟動, 以及此次《靈山神箭》在台
灣一播出就旗開得勝奪得佳績, 於是紛紛向中視恰購《靈山神箭》在該國的電
視或錄影帶版權, 所以啦! 那時臺灣的武俠劇揚威國際, 還賺了些外匯呢,還
真不愧是武俠劇的黃金時代呢!


相對《靈山神箭》的風光, 往後正宗的武俠劇就開始消聲匿跡一段時間,
三台在武俠動作戲當紅時代所培養的一些小生盡然到沒有戲可演的地步……◆
 天山斷弦、復辟失敗七十七年唯一的正宗八點檔武俠連續劇是中視一月中所推
出的《天山英雄傳》, 說《天山英雄傳》沒看過這出戲的「武俠迷」或許不了
解, 但如果說是「雲海玉弓緣」相信大家就會恍然大悟了。


《天山英雄傳》就是梁羽生的代表作「雲海玉弓緣」改編而成,記得當時台
灣的「風雲時代」剛剛推出「梁羽生」全集, 這是是臺灣出版社正式以原名原
著推出「梁羽生」的作品, 如果讀者是從這時開始接觸「梁羽生」的,  應該有
印象, 為了配合電視臺的播出,「雲海玉弓緣」原著的宣傳便打上了「中視八點
檔大戲《天山英雄傳》原著」的字眼。


七十七年二月三日報紙上的演藝版可以看到如下的新聞:武俠劇在國內已
逐漸式微, 主要原因在於以往武俠劇過於強調「武」的噱頭而忽略「俠」的內
涵外, 缺失好的武俠小說改編也是原因之一,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 近幾個月武
俠劇又有復蘇之勢, 除了梁羽生有兩部作品將改為八點檔外,過去一直未開禁
的金庸作品「大漠英雄傳」以及甚為敏感的溫里安作品三台都在接洽、籌拍之
中, 因此可見的未來這些武俠作家的作品在國內的電視劇應該會扮演重要的角
色。


過去八點檔武俠劇一向是三台輪播的制度, 往往也有很高的收視率一向被
三台視為收視率的票房保證。


前一年中視在暑假期間播出《靈山神箭》嘗到了高收視率的甜頭, 因此中
視主管就策劃在寒假、春節輪到播出武俠劇的期間引進梁羽生的武俠劇且配合
香港的編劇與導演, 企圖再創國內武俠劇的新風貌………中視對《天山英雄傳
》寄望頗高且甚具信心,沒想到這部投資高出友台其他八點檔甚多的武俠大戲
卻沒被國內觀眾接受, 收視率居三台之未,中視的結論是: 武俠劇不再受觀眾
的青睞,應該檢討往後武俠劇的制播策略,由於《天山英雄傳》的失敗,所謂
的梁羽生有兩部作品、及甚為敏感的溫里安作品三台都在接洽、籌拍之中也多
無疾而終,胎死腹中。


【臺灣的《天山英雄傳》由周紹棟、曾慶瑜等主演,港劇則曾經由劉松仁
飾演梁羽生筆下最具代表性的大俠金世遺。】「雲海玉弓緣」是梁羽生的代表
作之一,以特立獨行、亦正亦邪的金世遺為主角,描寫他與「俠女」谷之華與
「魔女」厲勝男之間的恩恩怨怨:本書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把金世遺那種
憤世嫉俗的個性寫的入木三分,原來金世遺小時候患有麻瘋病是個小叫化子,
受人鄙視,落魄江湖而朝不保夕,後來有幸遇上邪派高手「毒龍尊者」治好他
的病,並傳授他絕世武功,金世遺這才得以「麻雀變鳳凰」,然而由於其成長
背景在加上恩師是個邪派魔頭,註定金世遺一出江湖便是站在黑暗的一面,其
反叛個性更令正派人士所不解,「魔女」厲勝男不顧一切地追求愛情自由,對
金世遺表明愛意,活脫是卡門的化身,金世遺卻一心疑想與名門正派出身的穀
之華結合,終於在厲勝男臨死前的一刹那才覺悟;原來自己真正的愛人是和自
己真份、性格較為類似的厲勝男……另外台視在五月推出的《黃金孔雀城》卻
成功的改寫國內武俠劇的新風貌,不標榜刀光劍影,而改以富傳奇色彩的劇情
以新奇、詼諧的籌碼,讓《黃金孔雀城》由原本不被看好一躍為三台之冠。


由於《天山英雄傳》的失敗因此七十八年三台的連續劇也只有中視播了一
檔《一門忠烈─ 穆桂英》。


◆ 一敗再敗、浴火重生七十八年九月底下檔華視的《一門忠烈─穆桂英》
【這次的穆桂英由港星魏秋樺飾演】收視率敬陪末座, 直的堪慰的是戲中老是
陷害「楊家將」的奸臣「王欽」在戲外倍受騷擾,  觀眾打到電視臺去罵,甚至
于有人邊喝酒邊看戲還打電話說要去攝影棚替「楊家將」討公道, 雖然「王欽
」惹人討厭, 但製作人私底下卻因而沾沾自喜, 由於觀眾的表現頗為入迷,因
此很有理由,可以「很阿 Q」的懷疑收視率調查的正確性……民國七十九年台
視播出鄭少秋主演的《刺客列傳》全劇共四十集,分為幾個單元分別是「荊軻
」十二集、「聶政」與「豫讓」各十集、「專諸」八集,整部戲雖說也充滿刀
光劍影,但嚴格說來應該是歷史劇, 鄭少秋的戲在臺灣一向是票房保證, 這出
戲卻慘遭滑鐵盧, 一般的反應是說不習慣看楚香帥飾演落魄的刺客角色, 何況
這幾個刺客最後的決局都是慘死,這出戲當年雖然在收視率上失利卻得到金鐘
獎入圍的肯定。


接下來七十九年七月十八日潘迎紫與港星苗僑偉的《浴火鳳凰》在中視上
檔,《浴火鳳凰》以鳳凰浴火重生的神話為藍本,在正邪,的模式下,添加神
怪愛情的枝節。為了建構劇中的幻想世界,製作單位特別請了日本特技處理人
變鳳凰的過程,並設計了劇中的異類「嘟嘟」與「天魔」【「嘟嘟」的叫聲是
「嗶啵」,相信很多當時在讀書的讀者, 同學之中都有一個綽號就做「嗶啵」
的吧!】《浴火鳳凰》的風格類似《靈山神箭》充滿了神話色彩,收視率也再現
《靈山神箭》的風潮。


◆ 香帥復仇、乾隆定江山民國八十年的八點檔共有三檔武俠劇,首先是台
視在一月底上演的《小俠龍捲風》。


《小俠龍捲風》由「小虎隊」中的吳奇隆與陳志朋主演是描述兩兄弟復仇
的故事,吳奇隆與陳志朋在劇中飾演一對親兄弟,演哥哥的陳志朋真實年齡比
吳奇隆小一歲,卻因造型較成熟而演了哥哥。


《小俠龍捲風》在上演之前卻暴發出版權的糾紛,「群龍」電影公司指出
該公司擁有漫畫家陳海虹《小俠龍捲風》一書的電視、電影版權,台視節目部
則表示其實漫畫的《小俠龍捲風》也是根據一本武俠小說改寫的,漫畫裏兩兄
弟復仇過程中所遇的大海怪等情節並沒有在劇中出現,而且《小俠龍旋風》一
劇的「外星人」、「蝙蝠變人」等劇情也是漫畫中所沒有的,因此應該沒有版
權上的問題。但台視最後」還是將《小俠龍捲風》改名為《小俠龍旋風》。


漫畫家陳海虹當時已經七十三歲,《小俠龍捲風》一書是他在民國四十多
年時根據一本武俠小說《瓊海騰蛟》【墨餘生所著】畫成的,據陳海虹所說二
十多年前並無版權觀念,他也未曾跟小說的原著者說一聲。至於他當初所授與
中影的版權範圍,陳海虹則宣稱,他彷佛記得其中只有電影版權並沒有電視版
權。


陳海虹特別看了《小俠龍旋風》的第一集後則表示,雖然不認為該劇完全
抄襲他的創作,但對該劇被改編成「武俠不像武俠,科幻不像科幻」的結果很
不滿意。


當時「群龍」電影公司準備依法律途徑解決《小俠龍旋風》所引起的版權
紛爭,製作人鄧育昆則表示:劇名都已經改了,內容方面也僅是人名同音、字
不同,難道說只要是兩兄弟為父洗冤報仇的故事都是侵犯別人的版權嗎?」《小
俠龍旋風》雖然有當時超人氣偶像「小虎隊」中的兩隻老虎當主角,但收視率
卻輸的很慘,《小俠龍旋風》倉卒上檔,整個拍攝過程處於早上寫劇本,晚上
趕錄影,明天就播出的緊張狀況,在這種情形之下,當然不會有好的節目品質
,這應該也是落敗的一大原因吧!


接下來由於等個大情勢的使然,三台在八十年入春以後掀起一股大陸熱,
中視搶先在三月四日上檔橫跨大江南北拍攝的瓊瑤《望夫崖》,瓊瑤大戲檔檔
皆強,一推出果然收視高居第一,而台視華視同屬武俠類型的的兩檔大陸戲相
互咬緊上檔,三台八點檔同時展現大陸風光, 有名山勝景、古寺雄風以及邊疆
少數民族的奇風異俗, 大家你來我往戰況相當白熱化,華視的《少年張三豐》
在大陸拍了近八個月,  從夏天拍到冬天,由於少林寺與蒙古的配合度沒想像中
的高, 一夥演員吃了不少少苦頭《少年張三豐》是武當派掌門與少林糾纏一生
的恩怨情仇有血有淚,為避免陽剛氣太重,還特別添加了幾段兒女柔情的戲份


三月底的時候台視的《雪山飛狐》也上陣撕殺,卻以明顯的差距落居第三
, 一般認為《雪山飛狐》的品質並不比《少年張三豐》差,但台視在過去長期
失利, 讓該台的此收段的收視習慣先天不良, 再加上國內觀眾對主角群除孟飛
較為觀眾熟悉外、龔慈恩、林煒等港星都不很熟悉,比起來《少年張三豐》中
的何家勁與魏秋樺的組合卻很有親和力,種種原因使《雪山飛狐》上檔以來一
直居於落後的局面。


《雪山飛狐》是周遊在台視製作的第一檔戲, 為了重振往日雄風與奠定在
台視的基礎, 《雪山飛狐》在大陸東北甚至上了雪山拍了五個月的戲, 動用了
六十幾位臺灣的工作人員, 及數千名大陸的臨時演員。


《雪山飛狐》包括了金庸兩部原著「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改編而成
, 劇情橫跨兩代恩怨, 主要角色如: 孟飛、龔慈恩、林煒都扮演兩個角色, 《
雪山飛狐》上演時台視還特別派出當年在臺灣最受歡迎的外國影集「馬蓋先」
熱場兩天然後,接下來是一天的特別節目《金庸的感情世界》請來倪匡、黃沾
等金庸的好友來談論金庸的感情,如此用心良苦收視率卻一直沒有起色………
反觀《少年張三豐》與《望夫崖》纏戰五天, 互有勝負,最後雖然是《望夫崖
》略勝一籌,但《望夫崖》下檔後,《少年張三豐》一度登上武林盟主的地位


八十年六月中視推出《戲說乾隆》。


《戲說乾隆》像《刺客列傳》也是分為好幾個單元每個單元約十幾集,以
第一個單元而言,鄭少秋飾演微服出巡武功高強的乾隆皇,鄭少秋在民間捲入
了鹽、漕兩幫與鹽漕總督的恩恩怨怨,【鹽漕總督是個貪官故意挑起鹽、漕兩
幫的矛盾以獲取更大的利益】鹽幫的女幫主程淮秀由趙雅芝飾演與乾隆產生了
一段戀情,微服出巡的乾隆甚至入了鹽幫當龍頭大哥來輔佐女幫主程淮秀,然
而聲稱當上幫主就是嫁入鹽幫的女俠程淮秀知道心上人是皇帝以後,為了江湖
的道義與責任是不可能和皇帝進宮的…………像是楚留香般英雄與美人的故事
,充滿了千山我獨行的俠骨柔情由鄭少秋與趙雅芝主演造成收視率上的高潮,
鄭少秋終於一雪《刺客列傳》失敗的恥辱。其實仔細觀察的話《戲說乾隆》也
不是正統的武俠劇沒有少林、武當等九大門派,也少了神功密笈練功仇殺反而
更像變奏加入武俠的要素的宮闈大戲。


◆ 捲土重來、無疾而終民國八十一一月間沉寂多時的武俠劇在經歷了《戲
說乾隆》的風靡,以及民國七十九年新世代武俠電影的濫觴《笑傲江湖》、《
武狀元黃飛鴻》開始在電影市場上嶄露頭角又有山雨欲來之勢,報紙的演藝版
報導說三台在該年至少會推出五檔八點檔連續劇,預定在二月份以後分批進駐
黃金市場,這時報紙提到的華視就包辦了三部:計有根據金庸原著改編的《書
劍恩仇錄》,以及《浴火鳳凰》的續集,為延續玩偶「嗶啵」風潮據稱有「嗶
啵二代」的科幻大手筆钜著《彩羽神龍》。【《浴火鳳凰》本在中視演,華視
節目部的經理看到劇中的人物造型「驚為天人」立人要求製作人將《浴》劇搬
到華視製作。】另外過去「武俠皇帝」韋辛休息了一段時間,籌備近兩年的《
展昭》也已完成十五本的劇本只等待主角何家勁的檔期,昔日韋辛塑造的《展
昭》使田鵬在螢光幕前大放異彩,如今《七俠五義》中的「南俠」將再顯神威
,韋辛極有信心能再顯神威。


前年在台視做《小俠龍旋風》因而元氣大傷的製作人鄧育昆也在準備在中
視遞送武俠劇《蝶衣》的企劃案,想要以唯美的愛情路線再創武俠高潮。


台視籌備的武俠劇則有《大將軍年羹堯》、《雍正》都是以歷史知名的英
雄人物為主題的。


而原定在二月份開拍的《書劍恩仇錄》製作人一直希望由飾演「乾隆」而
重振雄風的鄭少秋能夠飾演劇中「乾隆」胞弟陳家洛的角色,耐何原本接「乾
隆」以一小時十五萬喊價的鄭少秋,在此劇走紅之後,酬勞已調至十七萬令人
望而卻步………到最後號稱將捲土重來的武俠劇在這一年也隨著《書劍恩仇錄
》播出後沒有預期的叫座而喊停。


◆ 伏兵出擊,延續傳統整體看來民國七十六以後播出的八點檔武俠劇除了
《少年張三豐》有不錯的收視率外, 就只有靠《浴火鳳凰》的「嗶啵」與《靈
山神箭》的「靈芝草人」來吸引人了,另外非正統武俠的《戲說乾隆》也紅透
一時。


這或許說明了「武俠劇」固有的劇本一拍再拍,雖然在港、台一起炒作之
下,卻非隨隨便便就能將舊有的觀眾吸引過來,想要超越以往的經典是要下一
番功夫的,以《楊家將》的提材為例,從民國七十一年汪明筌與石修所主演《
楊門女將》, 到七十三年「台制港劇」的第一炮《鐵血楊家將》【收視率不是
很好】,之後臺灣還租的到一出由「無線五虎將」劉德華、黃日華、苗僑偉等
主演的港劇《楊家將》,這次之所以拍《楊家將》是為幾位風糜華人的港星量
身打造,或許只有《楊家將》的戲碼才有這麼多的角色,可能讓多位港星聯合
掛帥吧,這部港劇在當時甚為熱門,但是臺灣七十八年八月華視的《一門忠烈
─穆桂英》就慘遭失敗的命運了,到了八十八年亞視的《穆桂英》在臺灣的三
立頻道上演又造成一股不小的風潮。


還記得前面所提到民國七十五年八月底中視的八點檔推出《武林外史》與
瓊瑤的《煙雨濛濛》對打嗎?其實民國七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台視的八點檔《
明日天涯》也是《武林外史》所改編的【這次《武林外史》在三年間兩次被重
拍不知是否是《明日天涯》的收視率太好了。】另外台視七十五年的《新絕代
雙驕》竟然稱為「新」可見也有舊版,原本臺灣以前的小王爺陳麗麗與夏玲玲
演過的小魚兒都曾風靡一時,七七年七月由梁朝偉、黎美嫻主演的港劇《絕代
雙驕》也開始在全球發行。


從七十六年臺灣八點檔較少拍武俠劇,錄影帶店武俠港劇的出租率卻有明
顯的上升,臺灣的「武俠迷」跑去看錄影帶是否這也是造成三台武俠劇收視率
低落的原因之一呢?畢竟當時臺灣連續劇與港劇重複的戲碼很多。


華視於八十年上演《少年張三豐》,港劇也早有《少年張三豐》、《遊俠
張三豐》等系列在坊間的錄影帶、第四台都可輕易看到,甚至於台視在七九年
一月也在週末一點時段的「民間故事」竟然也推出「武當奇俠」的單元。


記得當年禮拜六中午放學回家吃飯的時間很多家庭的電視就剛好鎖定在「
民間故事」,原本當時電視頻道只有三台,十二點打開電視看完新聞就很自然
接著看下去,所以「民間故事」雖然是小成本製作的節目但收視率卻蠻高的。


「民間故事」是古裝的又一連演了兩、三年,不可避免的就有些類似武俠
劇的單元推出。


「武當奇俠」是敍述張三豐一生的事蹟,故事敍述張三豐原為少林弟子,
元朝入侵少林弟子反元,張三豐死裏逃生跑到武當山上經過苦練終於自創了太
極拳這也是太極拳的由來,劇中也有張三豐收服各路草莽英雄,共計七名第子
入門的經過。


其實當時電視上大投資的武俠連續劇雖然較少見,每次一翻開報紙的演藝
版時,還是不乏穿著古裝的劇照,仔細一看卻不是武俠連續劇而是「民間故事
」與主打兒童階層周日下午檔的《無敵神童》、《飛天神童》、《神劍無敵》
等神話單元連續劇以及每天七點檔閩南語連續劇的「馬祖外傳」、「土地公」
、「七爺八爺」等神怪戲、歌仔戲的「擎劍雙驕」、「英雄殘夢」、「斷情劍
」¨¨¨¨等,總之少了正統的武俠連續劇,電視上卻還是不乏刀光劍影的江
湖傳奇。


可能是解嚴之後步入一個新的時代,整個社會充滿活力,各種新的娛樂也
不斷推陳出新,電視臺製作一檔武俠連續劇所花的成本比時裝劇還大很多,謹
慎評估、嘗試下還是做了各種不同角度的嘗試有根據原著改編的,有唯美愛情
,有科幻動作和民間知名的英雄人物,雖然最後收視率開出紅盤的較少,但是
否也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呢?畢竟知名的武俠小說雖多,但用什麼手法去創新
才能吸引不看武俠小說的人也樂意看武俠劇呢?像瓊瑤的電視劇拍完了幾十年
前發表過的代表作後,這幾年的《梅花三弄》、《還珠格格》……等,都是他
新寫的小說,新書與電視劇互相拉抬瓊瑤電影王國的霸權已經延續了十幾年,
這些年來幾檔武俠劇遇到瓊瑤也都只有兵敗如山倒的命運,看看武俠小說一些
近年來的發展,無論溫里安還是黃易的小說都是比長的,溫里安更多是寫了十
幾年還沒寫到新結局的,看來如果改編兩位元大俠的作品,編劇一定要費盡苦心
大幅修改。


而著時代的改變, 新世代的新新人類很多都是藉由多媒體來接觸武俠小說
, 而在多媒體的武俠產品如電玩電視方面, 電視還是最普及影響較為深遠的,
武俠劇的路雖然步履蹣跚, 但路還是再走, 往後讓我們靜待下一波的武俠劇熱
潮吧!


轉載自「高手雜誌」1999年五月號


資料來源:http://www.wenyi.com/literature/jinyong/tvpl/5.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NG 的頭像
    PING

    香聲綿延‧黃香蓮 非官方部落格

    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