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趙瑜婷 


「黃俊雄的布袋戲等一下就要上場了,好期待。」「可是黃香蓮的歌仔戲馬上也要開演了,我也好想去看呵。」民國七十五年的臺北青年公園,彷彿是眾星雲集的不夜城,一進場,阿公看到當年歌仔戲偶像,沉寂已久又重出江湖,激動的跟著哼唱;大學生看到靈活變換的皮影戲,在光影中飛天遁地,甚至想要拜師學藝。五天五夜盛況空前的「民間劇場」,重新點燃臺灣人對鄉土藝術的熱愛。


民國七十年以前,受到美日文化影響,臺灣傳統戲曲曾一度沒落,沒有人關心本土文化。當時在臺灣大學教書的曾永義,在許常惠引荐下,加入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展開保存和推廣傳統藝術的工作。民國七十二年到七十五年,曾永義幫文建會策畫「民間劇場」,在他的號召下,民間藝人熱情響應,七十五年更有一百六十九場演出,超過百萬觀眾參與。


民間劇場形成一股鄉土文化復興運動,但曾永義覺得還不夠,他帶領小西園布袋戲的許王等民間藝人,進入大學做示範講演,受到熱烈歡迎,除了讓學生體驗本土文化的可貴外,更重要的是「提升民間藝人的文化地位」。他說,過去民間藝人被認為是拿技藝討生活,不是藝術家,但進入學術殿堂受到肯定後,藝人就會開始重視自己的藝術,甚至願意發揚、傳承。


曾永義還帶領學生做田野調查,記錄和保存傀儡戲、皮影戲等快消失劇種。有一次他在宜蘭,看到年老的地方藝人陳旺欉因擔心失傳,在廟口前辛苦的教導「老歌仔戲」,曾永義十分感動,同時也思考文化傳承應該是政府責任,於是向宜蘭傳藝中心提傳習計畫,邀請陳旺欉培養百名種子教師,讓老歌仔戲在各地生根、流傳。


「我這一輩子除了研究、教書外,在民俗藝術基金會這三十年來推廣民間傳統文化,是我作為讀書人最感無愧無憾的!」把臺灣文化輸出到國外,更是他認為「書生報效國家」的最大欣慰。他帶領民間藝人到國外表演,受到熱烈支持,有次在美國甚至有二十九個城市做專訪連播,讓外國人了解臺灣獨特文化內涵,成為最好的國民外交。


如今民間戲曲已開花結果,各種專書紛紛出版,不過在他早期讀書時,戲曲研究卻是非常冷門的課程,曾永義之所以選擇投入,甚至寫出臺灣第一本以戲曲為題目的碩、博士論文,其實都與他「人棄我取」的價值觀相呼應。


曾永義說,熱門事物只是一時風潮,也許有名有利、前途看好,但是卻與永恆價值無關。冷門的事物,雖然不被重視,但反而可以心無旁騖、悠然自在的全心投入,那麼在人生中,一樣能獲得努力生命的意義。


「戲曲就像『有機體』。」曾永義研究戲曲近四十年,也走出和前人不同的道路。他認為,要到民間舞臺,才能見證戲曲發展的生命史。此外,臺上器樂、歌謠、舞蹈和文本一樣重要。臺大中文系教授李惠綿很懷念當研究生時,指導教授曾永義都會送她戲票,鼓勵她多看戲,這種訓練讓她以後讀文本時,「腦海中都有舞臺」,更能進入戲曲情境。


曾永義正進行他一生最浩大的學術工程:撰寫中國戲曲史,已累積三百萬字、二十二本著作的稿量,原來這本書是以專題論述方式進行,每個子題都要做深入完整的研究,結集成專書才扎實。「生『旦』為何和元『旦』同一字,大家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耐心做基礎研究,也展現出曾永義對戲曲的堅持和熱情。
 
資料來源:2009/11/1  國語日報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