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香蓮戲劇社提供


萬曆年初,李太后為萬曆娶的原配妻了是京師名門之女王氏。王皇后為人端謹知禮,伺奉太后用心周到,對萬曆百依百順。但是萬曆並不喜歡她,加上她也沒有給萬曆生下一子,所以她們對神宗尋花問柳之事並不介意,只求相安無事。


萬曆九年(西元1581)的一天,萬曆到太后處請安,發現服侍太后的宮女中有一個面容清秀的女孩,當時就臨幸了這位姓王的宮女。不久,這位王氏宮女生下一子,即皇長子朱常洛(後來的光宗)。遵照李太后的旨意,王氏宮女被封為恭妃。與此相反,鄭貴妃卻受到萬曆萬般寵愛。按禮,母以子貴,已生有皇長子的王恭妃,地位僅可略次於皇后,除皇后之外,沒有一個有資格可以位居其上的。而鄭貴妃一入宮即冊封為貴妃,位於皇后之下、諸嬪妃之上,恐怕非盛世應有之事。這是早已習於封建正統禮法的朝廷百官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認為社會之所以能夠井然有序,靠的就是祖宗之法。皇親國戚位居中天,為天下萬眾所仰視,更應嚴格遵守祖制,祖宗之法不可變,應儘快加以糾正,至少也得把王恭妃加封為貴妃,才算是合乎禮法。於是為此鬧得舉國上下,紛紛揚揚,奏章更是象雪片一樣往京城鋪天蓋地襲來,搞得萬曆十分氣惱,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此時鄭貴妃卻從旁說了句:何不把這些奏章一概留中,看看這些鄉巴佬還能怎樣?萬曆一聽轉憂為喜,便採納了鄭貴妃的建議。就這樣時間一長,果然為此而上奏章的越來越少,漸漸地居然平息了下來,很少有人再提起這樁子事了。


可是一波稍平,一波又起。轉眼間鄭貴妃已有身孕,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抱出來一看竟然也是個小龍子,這就是三皇子朱常洵,母以子貴,隨之鄭貴妃又晉升為皇貴妃。這樣鄭貴妃在宮中地位更加穩固,其野心和私欲也就逐漸膨脹起來。在封建的宮廷中,一個女子的最高願望無非是爭得皇帝的寵倖,當上皇后,從而光宗耀祖,顯達門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首先要把自已的兒子推上太子席位,然後母以子貴,自已再做皇后。但此時最大的障礙就是皇長子朱常洛。


因為那些堅持封建正統“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朝中官員們,早已把皇太子朱常洛看做是未來的皇帝。雖然鄭貴妃一心想立自已的兒子為太子,時常鼓動萬曆立其子為太子;雖然萬曆也一向偏愛鄭貴妃和常洵,不喜歡常洛,又有立朱常洵為太子之意,但因立其子不合禮儀,勢必要遭到眾人的反對。所以,萬曆只好對立太子之事一拖再拖,以待時機,這也正符合鄭貴妃的心計。


就這樣彼此你來我往互相較量了無數個回合,皇長子朱常洛在這場馬拉松賽中已長到二十歲,萬曆此時自已也被這場鬥爭搞得筋疲力盡,終於在萬曆二十九年(1601)冊立皇太子朱常洛為皇太子,並于第二年為他完了婚。


萬曆二十九年(1601)朱常洛為太子後,朱常洵隨之被封為福王。此後,福王朱常洵受命應到洛陽就任,但他卻遲遲不肯就任。直至萬曆四十年(1612),在群臣的一再呼籲和堅持下,鄭貴妃已無法讓福王留在北京了,便以此為藉口,提出了種種條件,想大撈一把。


鄭貴妃自得寵後,其家族也大沾其光,飛黃騰達者前後三代。神宗對鄭貴妃家人的賜封更是隨心所欲,超出常制。鄭貴妃的父親鄭承憲,橫行地方,驕奢淫逸,為非作歹。然而明神宗不僅不加過問,反而將他晉升為都督同知。鄭承憲死後,他的兒子鄭國泰超出父死子襲的常例,萬曆竟破格授予他都指揮使,如果遭到朝廷中許多官員的反對,大巨們提出:“妃家蒙恩如是,何以優後家”,都懷疑鄭國泰兄妹陰謀篡權。果不其然鄭國泰利慾薰心,後來竟策動官收買張差,企圖殺害皇太子朱常洛,但因為是鄭貴妃之兄,未受任何懲處,反而不久則升遷為左都督。鄭貴妃的別一個弟弟鄭承恩更是一個慣於挑撥離間、誣陷賢良的小人。當鄭承恩得知給事戴士衡和全椒知縣攀玉衡與禮部待郎呂坤有矛盾,並對貴妃專權不滿,更上疏皇帝說戴、攀二人離間皇室,攻擊皇帝和貴妃,應予嚴懲,結果使戴、攀二人不僅遭受廷杖之苦,而且還被流放邊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NG 的頭像
    PING

    香聲綿延‧黃香蓮 非官方部落格

    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