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是臺灣發展而成的戲曲,被視為是「本土的戲曲」。


臺灣歌仔戲源自宜蘭老歌仔陣,從落地上到草臺,經由臺北縣、基隆市流傳中南部等地,民國四十、五十年間曾經在各地的戲院舞臺及野臺草棚上扮戲盛極一時。關於它的起源。「宜蘭縣志:禮俗篇」記述說:「歌仔戲原係宜蘭地方一種民謠曲詞,距成六十年前,有員山結頭份人名阿助者,傳者忘其姓名,阿助幼好樂曲,每日農作之餘,輒提大殼絃,自彈自唱,深得鄰人讚賞,好事者勸其把民謠演變為戲劇,初僅一二人穿便服分扮男女,演唱時以大殼絃、月琴、簫笛等伴奏,並有對白,當時號稱歌仔戲。」


歌仔陣


這位「阿助」叫做「歐來助」,平時喜歡彈唱自娛,漸漸有許多人來跟他學,慢慢就發展成為「歌仔陣」。最早本是一種沒有組織的朋友或鄰居在農閒之時聚集在一起,自彈自唱以為取樂。由於是隨興彈唱,將民謠或戲曲片段的傳統嚴整腔調變得生動活潑,稱為「滾仔調。」


所謂「滾」在臺語字彙中有「縱情恣意」的意思,這些平時彈唱自娛的人,有時確是把自己放縱的得「放浪形骸」,所以被人為「滾歌仔」,慢慢發展為自成一格的「滾仔調」,後來也出現在廟會場合。


不過迎神賽會原都是梨園戲、九甲戲、子弟戲及亂彈戲,或者北管樂社排場的天下,歌仔陣祗能以「落地掃」型態表演。


然而大廟油香錢多,講得起大戲,以及神明駕前的藝陣不虞匱乏,小廟花不起大錢,所在地村人看得過意不去,把平時玩的「歌仔」戲,搬到廟前去彈唱一番,當然事先請過師父來教整齣戲,第一次登場,非常賣力地演唱,不祇廟方覺得唱得不錯,又因為唱腔通俗、語意淺白,曲調輕快,大受觀眾歡迎 。


這種「歌仔」很快就普及到各種廟會去,慢慢變成有組織的樂團,也以「醜扮」方式載歌載舞演唱起來,所謂的「醜扮」是簡單的化妝,由男生反串的旦角,頭帶珠串紗巾再加上當時臺灣衫(唐裝,一般稱為「大陶衫」)的女裝,男的生角則頭戴斗笠,也是一身臺灣衫,以絃、管及打擊樂器配樂,表演時非常機動,行進時可以演,也可以定點表演,因為不搭戲樣直接在地面上表演,所以稱為「落地掃」。


成員|角色|樂器


曲調|戲本


裝扮|場地


舞臺歌仔戲


廣播歌仔戲


電影歌仔戲


詳閱連結網址
http://www.boe.ylc.edu.tw/~ylc04/mu/T07/drama/local_system_begining.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