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調】
「七字調」為歌仔戲中最重要的曲調,歌仔戲發源於蘭陽平原,宜蘭人稱呼這種發源於當地的新劇種為「本地歌仔」。「本地歌仔」的劇情幾手都由「七字調」所組成。「七字調」以每句為七個字為結構而得其名,不僅保有閩南歌謠的特色,且比一般歌謠更為白話,「七字」具有多種板式變化,如慢七字、七字調中板、七字白、七字哭……等形式。一般的敍述用中板,哀傷失意則用慢板。偶爾於字句間加上虛字、襯詞,使之前後呼應;也常在末句加上疊句,使有延長情緒之感。「七字調快板」多用於激動、憤怒或喜悅之情境。
【留傘調】
「留傘調」源於民間歌舞小戲——車鼓戲(大補甕)的曲調,車鼓是一種載歌載舞的民間小戲,其表演自由,逗趣而詼諧,以小丑、小旦兩人為基本角色。通常在迎神賽會慶典中,「出陣」遊行。而車鼓所演唱的曲調通稱為「車鼓調」,主要曲調為演唱行流於閩南地區的民歌小調及南官小曲。「留傘調」後來被歌仔戲引用於戲曲中。由於最初應用於歌仔戲「三陳五娘」劇中「益春留傘」的情節,因而被稱為「留傘調」,並曾被改編為民謠「農寺酒歌」。
【桃花過渡】
「桃花過渡」也是一種歌舞小戲,內容在描述桃花姑娘搭渡船過江,在渡船上與船夫打情罵俏的過程,為對唱相褒小戲。除車鼓小戲之外,臺灣的本地歌仔、九甲戲、客家、福佬歌謠都有「桃花過渡」的曲調。
【江湖調】
臺灣民間的說唱藝人,有的行走江湖賣藥維生,有的沿街賣藝,多以「說唱」為主,或一人獨唱,或男女對唱,一般以大廣弦或月琴為主要伴奏樂器,不限曲調,娓娓地道出社會見聞、民間故事或勸世良言,以此招來觀眾。
「江湖調」是臺灣說唱藝術「念歌」的基本曲調。又稱「賣藥仔哭」,是融合哭調結構及雜念式吟誦唱腔所構成的曲調,也稱為「勸世調」,因其唱詞之內容都以勸善抑惡為旨,在過去國民教育不普級的傳統社會裏,曾發揮巨大的社會教化功能。
【點燈籠】
「點燈籠」又稱「點燈人」、「點燈紅」。亦屬於車鼓中的曲調,被沿用於歌仔戲之中,由於曲風輕快、逗趣,多為丑角所演唱。
【卜卦調】
「卜卦調」屬於自然歌謠,應用於乞丐行乞或相命仙算命卜卦之曲調。
以前的乞丐在街上賣藝行乞,月琴上就掛著乞食簽,替人卜卦、算命,因此在歌仔戲的劇情中,乞丐或相命仙出現時,常會演唱此一曲調。
【五空小調】
「五空小調」原是車鼓小戲中的撐渡調,因其結構為五個句落而得此名。
戲曲中多以這曲調表現丑角的俏皮詼諧。其前奏與北管戲中的「十二丈調」或稱「十二墜仔」前奏相同,故又稱「十二丈調」。
【丟丟銅】
「丟丟銅」原系流傳於宜蘭地區一帶的民謠,一般稱「宜蘭調」,結構簡短活潑,常被引用來自由填詞哼唱。
有人認為「丟丟銅」記載宜蘭地區火車經過山洞的故事;有人說是往昔玩丟擲銅錢的賭博遊戲,但最普遍的說法是:因宜蘭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對外交通不便1924年宜蘭到臺北的鐵路開通,據說在火車試車當天,人人扶老攜幼,興奮地跳上火車,火車四節奏伴隨著隧道裏的滴水:「滴!滴!答!答!……」於是,「丟丟銅」這首歌就此傳唱開來。
【乞食調】
以前的乞丐賣藝求乞藉取悅他人以獲取金錢。「乞食調」所唱的都是討好主人的吉祥話,使對方樂於施捨。在唱時,乞丐總會以即興演唱的方式,非常有技巧地拉高或降低聲調,加強曲調變化。吟唱曲調之長短,也隨拖舍者給賞的多寡而伸縮自如。在歌仔戲中,乞丐出現時,或劇中人落魄街頭三餐無以為繼時,就以此曲調自表身分或處境。
【狀元調】
「狀元調」亦屬地方民歌,其調性熱鬧,因多半應用於歌仔戲中乞丐乞的場面或丑角的演唱,所以又稱「乞食調」。而乞丐與狀元之所以相提並論,乃因傳統戲曲中乞丐,(如<李娃傳>中的鄭元和)如能奮發上,往往能高中狀元,所以又將「狀元調」稱為「乞食調」。
【三盆水仙】
「三盆水仙」又稱為「遊園調」。產生於日據時代灌錄唱片時期,由藝人社蚶所編作,其旋律輕快,所以多應用於喜悅或遊賞的情境。
【茶花女】
臺灣自1940年前後,開始發行流行歌曲的唱片,歌仔戲的唱腔在此時起了極大的變化。「茶花女」原為行流歌曲,被引用在歌仔戲的演出中,因其節奏明快,多應用於歡愉的劇情中。
【狀元樓】
「狀元樓」又稱為「慶高中」。是由曾仲影先生所創作的新調。間奏則由許再添編作,是電視歌仔戲「狀元樓」主題曲,常被應用於熱的場面。
【中廣調】
1950至70年代之間,「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的廣播歌仔戲盛行,像民本、中興、正聲、中廣等電臺,都有廣播歌仔戲的節目,而「中廣調」正是當時中國廣播公司為制播廣播歌仔戲,由樂師集體創作編寫的曲調。
【更鼓反】
「更鼓反」是終戰之後,由歌仔戲後場樂師蘇桐編作,仿「五更鼓」的風格,前四個句落之落音與「五更鼓」相同,但「更鼓反」附加了一個尾句。此首節奏輕快,具有抒情的成分。
【南光調】
「南光調」為40年代「南光歌劇團」所創編的曲調。當時正逢戰爭結束。歌仔戲又再度興盛,劇團之間競爭激烈,為招來觀眾,許多戲班開始自創曲調。
同樣以劇團為名而創作編的曲調,如:「文和歌劇團」的「文和調」、「寶島歌劇團」的「寶島一調、寶島二調」、「豐原歌劇團」的「豐原調」等。
【運河二調】
「運河二調」陳秋霖作曲原名「終身恨」,後經葉麟後填詞改名為「運河悲喜調」,內容根據台南河情侶殉情事件所編寫;內台歌仔戲、電視歌仔戲、新劇都有<運河奇案>、<運河殉情記>、<金跳快運河>等戲碼。「運河二調」多用來作為背景音樂,其演唱之速度由經快而尾句漸慢來收束。
【六角美人】
「六角美人」為歌仔戲苦旦廖瓊枝女士二十多歲在龍霄鳳歌劇團時,所上演的一出戲碼,劇名與主題曲相同,裏面的小旦有六個人,頭上各有一角,此為「六角美人」得名之因。但當年與廖瓊枝女士共同演出者多已過世。此曲調適用於輕快歡樂的場合。
【花宮怨】
「花宮怨」是終戰之後,改編自客家歌謠的曲調,用於劇中插曲或熱鬧的情節。
【鐵三郎】
1979年,台視聯合歌劇團推山由狄珊編劇、陳聰明導演的電視歌仔戲「蓮花鐵三郎」,此曲調即為同名主題曲,由曾仲影編曲,通常用於較為抒情悲傷的場面。
【陳三五娘】
「陳三五娘」為曾仲影先生所創作的新調,通常用於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愛情戲中。
【遇佳人接求婚接說媒】
三首皆為曾仲先生所創作,原為電視歌仔戲插曲,通常三首聯綴使用也能只用< 求婚、說媒>,常應用於男女調情或遊山玩水的場景。
【寶島一調】
為「寶島歌劇團」所創作的曲調,由許森焰作曲。終戰後劇團之間競爭激烈,民間劇團也在音樂曲調上力求創新,因此產生許多「新調」、「變調」。同類型的有「寶島調」、寶島二調」,可用於暗自思忖及抒情的場景。
【廣東二簧】
為許再添先生根據皮黃中的二黃曲調改編而成,具有廣東大戲之風格,常用於行路及熱鬧的場面。
【雜念仔】
「雜念仔」的句數不定,每句長短互異,近於說白式的念唱,因而稱為「雜念仔」。曲調隨唱詞的語言聲調之抑揚而變化。用於戲劇中長篇敍述的場合,起初旋律不快,愈到最後速度愈快,有漸入高潮的緊迫感,結尾以虛字拖腔結束。
【陰調】
「陰調」是來自北管亂彈戲「反二黃」的曲調,按北管系統分為西皮、福路兩種,通常聯綴使用,亦有單獨使用者,主要的差異在於一、二句的音不同。應用於陰間或鬼魂出現之情節。
【藏調】
「藏調」是引用自客家歌謠的「病子歌」。民間又稱此曲調為「串調仔」或「唱調仔」,在歌仔戲中,多用於責駡盛怒的情節。演唱時,大多兩人三唱,一個質問、責駡,一個解釋、辯駁。
【緊疊仔】
「緊疊仔」是取自九甲戲「北二疊」的曲調。節奏緊湊快速,用於匆忙趕路,追趕或逃命的情況。
【五工工】
「五工工」是宜蘭傳統民謠。曲名來自民族音所採用的「工尺譜」(以漢字記譜;上工凡六五乙記寫音樂的音階),五工工相當於西樂譜的「la mi mi」。在歌仔戲中「五工工」通常由乞丐或丑角所演唱。
【送蓮花】
「送蓮花」為曾仲影先生編作之曲調。因其節奏輕快、氣氛愉悅,多用於喜慶或愉快的場面,或帶幕後合唱,交代劇情發展;或作為演員謝幕時的背景音樂。
【都馬調】
中日戰爭爆發後,因為歌仔戲傳自臺灣,所以國民政府在大陸禁演歌仔戲,當時福建藝人邵江海根據傳統「七字調」的格式,融合「雜念仔」的特點,創造出「雜碎仔調」。曲調更加活潑自由。1948年,中國內戰蔓延到東南沿海,戲班生意清淡,「廈門都馬建劇團」決定來臺灣演出,不料數月後戰火延至福建,「都馬劇團」無沒返鄉,從此便在臺灣發展。「都馬班」在臺灣受到熱烈歡迎,臺灣的歌仔戲班紛紛學習此曲調,由於是「都馬班」所傳入因此就稱為「都馬調」與「七字調」成為臺灣歌仔戲中最重要的個曲調。「都馬調」通常用於風花雪月的場面、纏綿的劇情、或懷念、感歎,有時也用作長篇敍述。
【新都馬調】
在「新都馬調」初傳至臺灣之時,學西樂的樂師根據「都馬調」的曲調改篇而成「新都馬調」,頗具流行歌曲的風格,或有稱「西樂都馬調」。
【送哥調】
「送哥調」源自車鼓小戲,稱為「牛黎歌」或「駛黎歌」。最先使用於地本歌仔中<山伯英台>的劇情,因為後來就稱為「送哥調」,多用於情人分離送別之時。
【南風搖】
「南風搖」的前身為臺灣歌謠「菅芒花」。「菅芒花」由許丙丁先生作詞,鄧雨賢作曲,這首歌因為七言四句形式,在50年代歌仔戲引用,改編為「南風搖」。
【雪梅思君】
「雪梅思君」原稱「國慶調」。約在20年代由福建廈門傳入,又稱「廈門調」。曾於1929年由飛鷹唱片公司出版,為當年度最暢銷之唱片。應用於歌仔戲中,則多出現在悲苦、閨怨的場景。
【清風調】
1930年之後為灌錄唱片,因而編寫許多調,「清風調」也是當時為發行唱片所編之曲調。「清風調」又名「瓊花反」。其節奏緩慢,抒情成分居多。
【安安趕雞】
「安安趕雞」為電影「安安趕雞」的主題曲,多用於悲苦、抒情、閨怨的場。
【大調】
「大調」據說是由福建錦歌「五空仔」變化而成的,其音高亢,通常用於歌仔戲開場的第一首曲調,或劇中人物或翻山越嶺、情緒激昂之情節。
【仙鄉歲月】
「仙鄉歲月」是電視歌仔戲蓬勃發展時期,由曾仲影先生所創作的曲調,又名「西工調」常用來作為幕後的背景音樂或交代劇情時幕後齊唱之曲調。
【慢七字】
七字調板式可千變萬化,喜悅、激動時使用快板;一般敍述用中板;生離死別、哀傷欲絕使用七字哭,質言之,同一曲調可按照情境變換速度配合情節。「慢七字」多用於感傷或思念之時,重在抒發情感。
【五更鼓】
「五更鼓」原是福建地區的民謠,與中國流傳之「孟薑女」曲調相同。先為歌舞小戲吸收之後,再改編為「五更鼓」。其節奏緩慢曲風哀戚故常,用以抒發男女之情或少婦閨怨、相思。
【留書調】
「留書調」據傳為藝人曾人錐所作,又稱「寫批調」、「人生調」,主要用於繕寫書信之時,曲調之長短則依書信內容多寡而定。
【霜雪調】
「霜雪調」屬於慢板曲調,風格悲愴多用於劇中人物落魄、哀傷、遭逢困境之時。
【初一十五】
歌仔戲電影插曲,節奏可快可慢,快板用於俏皮、淘氣角色,慢板則用於相思、哀歎節情。「初一十五」與流行歌謠「宜蘭人」曲調相同。
【三步珠淚】
「三步珠淚」原本取材自電影插曲,後來也成為台語流行歌曲,歌仔戲曲調引用流行歌曲情況,在戰後非常普遍,「三步珠淚」多用於悲苦之情境。
【茫茫鳥】
「茫茫鳥」原為電影「茫茫鳥」主題,後來成為歌仔戲之曲調,用途廣泛,賞花、遊園、抒發情感皆可使用。
【新北調】
「新北調」節奏緩慢,用於愁思的場面,常與「七字調」聯綴使用。
【文和調】
「文和調」是「文和歌劇團」創編的曲調,因旋律優雅廣為各劇團流唱,而且也曾被改編為流行歌曲「夜夜為你來失眠」。「文和調」主要用以抒情、思念憂傷之時。
【巫山風雲】
「巫山風雲」為許再添先生所創作的曲調,乃電視歌仔戲「巫山風雲」之主題曲。同類型曲調還有「宋宮秘史」、「天倫夢斷」等曲調。
【秋夜曲】
「秋夜曲」為作曲家姚贊福的作品。歌仔戲引用流行歌曲的例子非常普遍,如「人道」、「茶花女」、「三步珠淚」等曲調,「秋夜曲」主要用於女子抒發心事、暗表衷情。
【愛姑調接文明調】
「愛姑調」又稱「告狀調」。源自(詹典嫂告禦狀)一劇,詹典嫂名為愛姑故名「愛姑調」,因其為夫告狀申冤故稱「告狀調」,「愛姑調「曲調哀怨,常與「文明調」聯接於悲苦之劇情。
【江西調接瓊花調】
歌仔戲中性質相同的曲調,經常連續演唱,以呈現唱腔的多變他。如:「發姑調」接「文和調」、「江西調」接「瓊花調」、「求婚」接「說媒」等。「江西調」與「瓊花調」都來自民謠,兩者常聯綴使用,用以訴說感歎、悲傷、哀怨或送別的情緒。
【慢頭】
「慢頭」取材自九甲戲,屬於散板的板式,節奏慢而自由,用於劇中人物昏蹶蘇醒或生離死別之時。
【吟詩調】
「吟詩調」取材自九甲戲。為劇中書生讀書、吟誦詩詞、或劇中人物有感而發,吟詠心思所用。速度常因詩句內容不同而有差別。吟時平聲字拉長音,仄聲字以短促音結束。
【大哭接艋舺哭】
哭調盛行於內台歌仔戲時期,是1950~70年代歌仔戲的代表性曲調,曲風哀怨、旋律悲愴,反應當時人民悲苦的心情。哭調種類繁雜有大哭、小哭、新哭(及哭)、七字哭、賣藥仔哭、運河哭(安溪哭)、都馬哭、台南哭、彰化哭……等多種型式。大哭又稱正哭、宜蘭哭,是哭調中的典型曲調;艋舺哭又稱小哭;兩者常以聯綴方式演唱。哭調演唱時聲音哽咽、悲涼淒切,再加上以大廣弦、洞簫等絲竹樂器主奏,更是如泣如訴,令人聞之鼻酸。
【傳統串樂演奏】
所謂「串樂」即指串場音樂或背景音樂,純綷只是器樂演奏沒有唱,用後襯托演員的身段作表或烘托劇情氣氛。「串樂」曲調數量甚多通常使用在喜慶、俏皮、獨思、過場或謝幕場合,做為襯底音樂,民間俗稱演奏串場音樂為「落串」。
【寄生草】(串樂)
串樂曲牌大都來自民間音樂、車鼓小戲、北管戲曲或廣東音樂即(廣東串);也能空奏 歌仔戲曲調做為串樂。
「寄生草」原為北管曲牌,歌仔戲、布袋戲及其他劇種均有引用。通常使用於婚禮、賞花、遊街等愉悅場合。
【水底魚】(串樂)
民間器樂、北管戲曲都有引用,節奏輕快、愉悅通常使用在歡樂、喜慶場合,是民間戲曲和民樂演奏常用之曲牌。
【梳妝串】(串樂)
民間廣泛運用的曲調,北管戲稱為「雞母調」;中鼓戲稱為「上叉譜」;本地歌仔稱為「老婆仔梳妝」,在歌仔戲中則俗稱為「梳妝串」。
【一枝花】(串樂)
民間音樂曲調,北管戲、歌仔戲均有引用,曲調輕鬆活潑,常用於渡船、酒宴、喜樂之劇情,也常用在演員謝幕之背景音樂。
【賞宮花】(串樂)
源自潮州白字戲音樂,通常使用在官員、富貴人家情節之襯底音樂。
資料來源:百度楊麗花吧 花若含提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