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文婷 (1999年9月第096頁)


有一群人,來到台灣數回,不參觀風景名勝,只為一探心中的偶像──電視歌仔戲主角。在東南亞,台灣的電視歌仔戲不僅改變了當地街戲的演出風格,還培養出了一群死忠的戲迷。


六月底的下午,三十三歲的蘇圈與二十五歲的薛仁釵帶著護照從馬來西亞柔佛市出發,搭了三小時的車程,通過新馬邊界,這時新加坡的好友王藍婉已等在那裡接她們,下午將有一群台灣葉青電視歌仔戲迷相聚一堂。


她們的年紀從二十多歲到五十多歲,不同於過去老一輩富有的華僑戲迷們以金項鍊、大紅包來邀約偶像出遊;一般上班族的她們只是帶著彼此珍藏的剪貼簿、相本、月曆、VCD互相交流,彷彿時下追星的青少年一般。


千里姻緣電視牽


「妳看,我有一張《白蛇傳》的照片,妳們一定沒看過,是台灣的影友送給我的,」王藍婉得意地炫耀著她得之不易的照片。「 看照片是精彩,看錄影帶才更精彩!」薛仁釵不甘示弱,表示家中有十多套葉青的錄影帶,每一套都看過好幾遍。晚上她們將會到王藍婉家中借住,一同欣賞葉青歌仔戲錄影帶。「上回是在馬來西亞集合,因為新加坡沒有《白蛇傳》和《皇甫少華》的影帶,我們把握機會,看了一天一夜,直到凌晨五點才休息,」蘇圈笑著說。


這些戲迷並未趕上葉青、楊麗花等電視歌仔戲到東南亞巡迴演出的盛況,但藉著早年電視歌仔戲錄影帶,新一代也在和阿公、阿媽、父母共同觀賞一齣又一齣的歌仔戲中逐漸成長,成為死忠的戲迷。


這些熱情的戲迷,將錄影帶一看再看,看得不夠,乾脆買了機票到台灣來一睹偶像的廬山真面目。在這群好友中,最早開始的是蘇圈,她在十多年前就單槍匹馬一個人來到台灣,在親戚家待了半年,卻不得要領,沒能見上葉青一面。張麗珍總共到過台灣三次,三次都為了看葉青;王藍婉則是跟著影友團參加團隊,特地前來欣賞葉青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的演出,同一齣戲連看四晚。欣賞範圍較廣的蔡美鳳更到過台灣八次,進了國家劇院五次,不論是楊麗花、葉青或是黃香蓮,統統不放過。


台灣歌仔戲觀光團


藉著台灣電視歌仔戲的錄影帶,海外的戲迷沈醉其中;有的進一步投入當地閩劇的天地.。黃香蓮迷的蔡美鳳除了經常上網搜尋電視歌仔戲的最新消息,目前正在替新加坡本地閩劇團製作網頁。曾經到台灣念大學的莊貞妮,目前是新加坡福建公會薌劇團團員,經常粉墨登場。孩子已經二十六歲的張麗珍,曾經跟著薌劇團到台灣一週,對於葉青、楊麗花、黃香蓮、唐美雲等台灣的歌仔戲演員,甚至宜蘭歌仔戲博物館都如數家珍。


八十年代初期,星馬地帶華人最時興的娛樂就是在家看台灣電視歌仔戲。近來,因為歌仔戲錄影帶的熱潮不再,而歌仔戲錄影帶的版權又偏高;加上台灣電視歌仔戲拍戲量也減少,因此代理商停止進口歌仔戲錄影帶。這些戲迷們最掛念的是好久沒有新戲可以看了。


聚會告一段落,戲迷們不忘在道別時互相提醒著,「如果有新戲出來,要趕快互相通報哦!」


資料來源:台灣光華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